中新社吉林長春1月28日電 題:“漫山遍野的白,一望無際的冰”
——臺青回顧“熱雪”吉林行
作者 朱賀
今冬的東北因冰雪游而熱鬧非凡,打卡“冰天雪地”的風也吹到了海峽對岸,許多臺灣青年不畏嚴寒、踏雪而來。一切與雪有關的新鮮體驗,對不少青年是“人生第一次”。
1月23日至27日,90余位參加全國臺聯(lián)第三十屆臺胞青年冬令營吉林分營的青年學子來到查干湖冰面觀特色冬捕,漫步松花江畔賞霧凇奇觀,做客吉林“雪鄉(xiāng)”看鄉(xiāng)村新貌,近距離領略冰雪魅力、感受東北民俗。
“漫山遍野的白、一望無際的冰、當?shù)孛癖姷暮每蜔崆,都讓我永生難忘!被仡櫞诵,臺灣政治大學學生吳侑庭28日接受中新社采訪時說,慶幸這個冬天邂逅東北,留下“熱雪”回憶。
一場難忘的冰雪游
1月底的查干湖冰面上,頗具特色的冬捕持續(xù)進行中。鑿冰下網(wǎng)、馬拉絞盤、冰湖騰魚……古老的捕魚方式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觀看“祭湖醒網(wǎng)”儀式,吳侑庭不停拍照記錄,直言“很酷”。
沿松花江邊的小路前行,來自臺灣政治大學的張姝涵在掛著霧凇的松樹下哈出一口熱氣,她將霧凇形容為一朵朵絨花,江邊霧氣繚繞,“像仙境一樣漂亮”。
此行不少臺青和張姝涵一樣是“首來族”,臺灣宜蘭大學的蔡依蓁便是其中一位。長春一處滑雪場上,準備開滑第三趟的她分享“防摔”要領:蹲低一點把握重心,才不容易滑倒。即便跌倒,同學也會伸出援手,“是刺激又暖心的體驗”。
蔡依蓁說,她的家鄉(xiāng)屏東與東北的自然風貌截然不同,但民眾的好客熱情非常相像,歡迎大陸朋友“跨海”游玩。
一次貼地的鄉(xiāng)村行
舒蘭市二合村被外界稱作吉林“雪鄉(xiāng)”,自2016年打造冰雪旅游項目后吸引不少游客到訪。臺灣青年在此“沉浸式”體驗北方民俗,感受鄉(xiāng)村的熱氣騰騰。
看到村中建筑披著厚厚的雪衣,來自臺北大學的曾雋智說“仿佛闖入童話世界”。這位愛看陸劇、愛刷“小紅書”的“00后”女生,曾于去年7月參加全國臺聯(lián)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回到臺灣意猶未盡,此次與好友結伴而來,從“首來族”變成“回頭客”。
“雪鄉(xiāng)”的廣場上,北京大學臺生杜玉潔在村民招呼下加入了秧歌隊,揮動花扇,邁起十字步,“身和心都暖了起來”。
在這里,杜玉潔還學會了包餃子,濃濃年味讓她泛起思鄉(xiāng)之情;到農(nóng)戶苗艷家做客,溫熱的火炕上不時傳來歡聲笑語,熱鬧場面有回家的感覺!皭壅f、敢說”的苗大姐不久前當旅游主播,她期待向外推介“雪鄉(xiāng)”之美。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東北,卻是最貼近的一次。”杜玉潔用“返璞歸真”形容鄉(xiāng)村之行。
“臺北有長春路,長春有臺北大街”
“你瞅啥?這菜嘎嘎香!”首次到訪東北,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學生張畯學會不少方言,緣于他和大陸學子徐嘉星成了好朋友。聊起視頻平臺上來自東北的電商博主,張畯“信手拈來”,熟悉程度連徐嘉星都感到驚訝。
徐嘉星的另一位好友是臺灣少數(shù)民族男生羅正浩,盡管相處短暫,但交情好到“他越來越像東北人、我越來越像臺灣人”。
“臺北有長春路,長春有臺北大街。即便相隔山海、有四十余攝氏度的溫差,兩岸還是密不可分!焙{兩岸經(jīng)貿(mào)文化聯(lián)合會榮譽理事長劉性仁觀察到,行程中青年學子的交流坦誠熱烈,單純質(zhì)樸。
他希望青年們結下的友誼綿延長久,也鼓勵更多臺灣年輕人親身感受大陸風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