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日前,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吉林省人參科學研究院)牽頭實施的2020年省科技重大專項人參(西洋參)連作床土壤改良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進行中期現場考察。在白山市撫松縣抽水鄉(xiāng),現場數據顯示,連作障礙強還原土壤修復核心技術(RSD)效果明顯,可將存苗率由9.1%提升至96.8%,病情指數由95.3降低至11.9,研究取得階段性突破進展,有望成為破解人參連作障礙瓶頸問題的關鍵核心技術。
近年來,吉林省人參生產用地危機日益突出,連作導致人參須根脫落、參根腐爛,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連作障礙成為制約人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技術難題。
項目組經過大量基礎研究,發(fā)現了“化感作用—土壤理化性質變差—微生物種群失衡”的互作機理,以中醫(yī)“治未病”理論為指導,采取因地施策的破解思路,研究出強還原土壤修復核心技術(RSD),目前,已在撫松、集安、輝南等縣(市)及左家自然保護區(qū)建立7個驗證地塊,效果均顯示良好。
下一步,省科技廳將進一步組織專家指導項目組繼續(xù)開展定量研究,突出集成創(chuàng)新,加快摸清主要因子作用機制,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破解人參用地危機和產業(yè)存續(xù)問題,加強田間驗證,并有序開展示范推廣。
(來源:吉林日報)
(編輯:王思博)